非洲在世界进程中的作用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西方列强的发展与对非洲的掠夺和非洲的贫穷成正比。非洲沦为西方殖民地的历史不必赘述,非洲现今的政治经济金融乃至国家安全,基本上仍掌握在西方手里。冷战时期,以苏联为首和以美国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抗也在非洲轮番上演,“代理人战争”使非洲战火不断。冷战结束后,西方又在非洲推行“民主与良政”,又使非洲陷入新一轮动荡,对一些国家的政局造成根本性伤害和冲击。欧美虽也对非洲提供援助,但“民生为皮,民主为里”,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要求发达国家到2000年把发展援助提升至占gdp的0.7%,但至今仍未达到,而且也没有意愿达到。倒是特朗普要求北约成员国把军费提升至占gdp2%,各国虽不情愿却也答应了。
法国是域外大国中在非洲影响最大的国家,英国西葡德国加上美国,都不及法国,法国在非洲的控制力,可以说超过了各国之和。非洲是法国大国地位的重要战略依托,另一个战略支柱是欧盟。法国人这样形容法国与法语非洲的关系:没有非洲,法国便成为一辆没有汽油的汽车;没有法国,非洲便成为一辆没有司机的汽车。法国从政治上仍对法语非洲进行控制,在一些国家的关键部门派驻顾问,不合意的领导人必定会受到制裁或制约,最终垮台。经济上,中非和西非两法郎区的央行都设在法国财政部,法语非洲国家外汇储备的65%要存入法国财政部交易账户。非洲法郎以前与法国法郎挂钩,曾贬值100%,法国“大剪羊毛”。非洲是法国重要的商品输出地,法语非洲的经济基本掌握在法国企业手中。法国所需的几种原材料从非洲进口情况为:核电和核武器铀100%,钴100%,锰94%,铝矾土76%,铬52%,铀22%,原油20%,而且都由法国企业经营。文化上,更是无孔不入。从电视广播到教育都是法国体制。军事上与8个非洲国家签订《防务条约》,与23个国家签订《军事合作与援助协定》,在非洲驻军达8000名士兵,先后在17个国家进行军事干预。安理会有关非洲维和的决议约大多数由法国起草递交,法国也是主要的执行者。最重要的一点是,法国军队在维和过程中不受联合国节制,而是自己根据战场情况自行决定军事行动,单独行动,进退自如。法国还通过法非峰会、法语国家组织、欧盟非洲会议等机构插手非洲事务。
非洲前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对法国爱恨怨怕,感情交织十分复杂。非洲的许多问题都是历史遗留物,现在的许多问题后面也都有法国(西方)的影子,特别是中东大乱后使非洲成为恐怖主义直接危害的重灾区。非洲恐怖行为主要针对法国。
美国在非洲基建、医疗如艾滋病防治及农业援助方面取得进展,同时在培育亲美力量方面有较大发展。冷战结束后,美国成立了非洲司令部,但由于法国的阻挠,这个司令部至今还设在德国的斯图加特。但美国利用反恐提供的机遇,向非洲派出了反恐行动队,在有关国家派驻军事小组,主要提供反恐情报,不参与具体军事行动。去年底美军在尼日尔遭受伤亡,系反恐以来首次。美国又利用非洲之角反海盗行动在索马里驻军,在非洲有了一席之地。
除传统的非洲前宗主国外,其他地区大国涉足非洲的态势持续增强,地缘经济和地缘战略的考虑皆有。日印增加对非投入,除扩大影响和谋取实际利益外,希望非洲国家支持其“入常”是重要考虑,但进展不大。尽管日本和印度加大对非投入,也建立了高层会晤机制,但仍难与中国在非影响力竞争。
中非关系持续快速发展难以阻挡
习主席提出中国发展对非关系“真实亲诚”的四字指导原则,是对中非关系数十年来实践的总结和对未来中非关系展望基础上得出的科学论断。与西方希望非洲落后和混乱一点更好控制不同,中国是尽自己能力帮助非洲发展。
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提升引起西方的警觉。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批评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但最有发言权的是非洲国家,我在实地得出的结论是非洲热忱欢迎中国。
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外来投资方,这是基于双方共同需要而努力的结果。中国援建的项目基本上都是各国的标志性建筑,非盟总部大楼、蒙内和亚吉铁路等项目深入人心。没有中国为非洲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非洲要比现在落后数十年。
中非关系的稳步发展,成果突出,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的贡献。中国的无私援助在非洲获得真心称誉。非洲从内心希望学习中国的发展经验。非洲国家积极要求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发自内心的政治与经济诉求。中非建设命运共同体具有坚实的基础。世界向东看,非洲最积极。
对非关系也是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华关系则是非洲对外关系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中非合作论坛是中非合作的最高形式和最有效的合作机制,务实性使之充满活力,与一些只尚空谈甚至陷于激烈争吵不欢而散的峰会形成鲜明对照。非洲国家和人民对9月北京峰会寄予重大期待在情理之中。中非关系中的务实成分还应进一步增强,合作应建立在需要和能力基础之上。中非关系发展符合时代潮流,还会向前发展。